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息喘汤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息喘汤系河北省著名老中医郭中元的经验方,近年来笔者用此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8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4例中,男32例,女52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8岁;病程2~26年;治疗前本次发病持续时间平均2.4天。伴慢性支气管炎者34例,合并肺气肿12例,合并肺部感染26例。全部病人均符合1984年全国呼吸系统会议关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而且哮喘呈持续性发作,用一般解痉平喘药无效。  相似文献   
2.
经络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络综合疗法,是以取阳性穴位(穴位出现的反应物或压痛)为主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近年来,我们应用这一疗法对131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和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我院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注重提高临床医生的业务素质和带教水平,年均接收进修,实习生150人次,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具体做法是: 1 注重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只有提高临床医生的业务水平,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医后继人才。为此,我们严把教师关,对带教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必须是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2)每年须参加1—2次短期业务培训或专科进修一次,(3)每年至少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1—2篇,(4)每年须提交1—2篇综合  相似文献   
4.
以针刺激发循经感传促使气至病所的治疗手段,对具有瘀血证的75例慢性肝炎,5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5例冠心病患者,以生物电阻抗测定技术的21项指标分别进行了针刺前后的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气至病所能降低患病肝脏的门静脉压力,增加肝脏血液灌注量;能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右心输出量,改善肺循环:能降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肢血管紧张度和阻塞程度;能提高冠心患者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血管舒缩活动。在观察的246例中,气至病所组(95例)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有感传组(84例)亦有一定的作用,局感组(67例)的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药,针灸治疗眼外肌麻痹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外肌麻痹是以一条或数条眼外肌完全或不完全麻痹而引起的以眼球运动障碍、复视或眼睑下垂为特征的眼病。由于复视,常发生头晕、呕吐、恶心,代偿头位及走路不稳等症状。本病与祖国医学的“风牵偏视”和“上胞下垂”相似。近年来我们以中药和针灸辨证治疗本病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病例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80例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36岁;10岁以下8例,20~50岁30例,50岁以上42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半年。本组上胞下垂19例中,属提上睑肌  相似文献   
6.
张波  朱纬 《中医杂志》1993,34(6):341-342
我师郭中元,系河北省名老中医,幼承庭训,熟读经典,傍参诸家。至今行医已4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兹举验案2则作以介绍。1 益气养阴为主治顽固性血尿刘某,男,68岁。1991年6月4日初诊。患者素有糖尿病史,两月前因腰部及小腹痛胀,小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5岁,工人。于1992年12月27日急诊入院。主因骑车不慎摔倒,右下肢肿痛,活动功能受限2日。检查:右胫骨下1/3段腓骨上1/3段压痛明显,均可闻及骨擦音。X线片示:右胫骨下1/3段,腓骨下1/3段螺旋形骨折线明显,近端向内,远端向外移位,短缩约3cm,软组织阴影扩大。诊断:右侧胫腓骨双骨折。  相似文献   
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动脉阻塞性疾病,并常累及伴行静脉,临床治愈困难。我院于1984年~1987年为探索血栓性脉管炎证治规律,应用现代检测手段,结合病因、证候、舌苔、脉象,进行本病辨证分型与临床治疗的实验研究,以期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分型施  相似文献   
9.
郭中元主任医师,系河北省著名老中医,行医40余年,对于痹证的治疗,尤有独到见解。笔者从师学徒,得其所授,谨将郭老治疗痹证的经验整理简述如下:郭老认为痹证,证候错综复杂,各类证候往往兼而有之,难以风、寒、湿、热四痹划分。在本证的治疗上郭  相似文献   
10.
耿志斌  张波 《河北中医》1992,14(5):28-29
半夏泻心汤见于《伤寒论》,其方温清并备,补散兼施,旨在和胃降逆,开结除痞。用以治疗脾胃不和,升降失序,中焦痞塞,寒热错杂,痰饮内生的病证最为合拍。临床运用以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或大便不调为三大适应症。如今医家应用甚广,笔者在临床用本方随证加味,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皆获良效。 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刘某,男,38岁。1986年3月24日就诊。患者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年余。平素多服西药治疗,近两日因食生冷而发胃脘隐痛,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